今天是小編阿喜第一次跟著老闆阿玩出團,正值百花盛開的春天,我們準備前往阿里山賞櫻去。
三天兩夜的行程,除了必去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外,我們更深入了阿里山的樂野部落,品嘗手作愛玉的美味,體驗穿上鄒族傳統服飾,跟著當地鄒族耆老的腳步,探索部落故事與大自然的魅力。(旅遊日期:2021/3/14-16)
嘉義縣阿里山鄉
位於嘉義縣的阿里山鄉,是嘉義縣面積最大、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,也是嘉義縣唯一的山地鄉。在漢人入侵前,這裡一直屬於鄒族的領土,直到清朝年間漢人入侵後,鄒族人才被迫退往更高的山區居住。
目前阿里山鄉共有12個村,分別為:十字村、山美村、香林村、中山村、中正村、里佳村、來吉村、茶山村、新美村、達邦村、樂野村、豐山村。其中七個村落以鄒族為主(標黃底的為鄒族村落),另五個則是以漢人為主的村落。
這次我們前往探訪與住宿的地方為樂野部落,這裡究竟有什麼傳說故事與好玩的體驗等著我們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樂野部落
樂野,鄒語為「lalauya(拉拉吾雅)」,lauya是楓香樹的意思,在lauya前面加上la,代表著此處有很多楓香樹、楓香成林的地方。至於為什麼lalauya被稱作樂野呢?原來是因為國民政府時期,規定村落的名字必須為兩個字,因此才將lalauya改稱作樂野。
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鄒族傳說:很久以前,天神來到這個地方,發現這裡非常漂亮,卻沒有人類居住,於是天神搖動了楓香樹,樹上的果實紛紛掉到地上,一個個變成了人類,他們就是鄒族的祖先,也是這片土地最早的住民。
早期的樂野,充斥著滿風滿谷的楓樹景觀,現今因為觀光發展,茶園、咖啡園逐漸取代了楓香樹林,成為當地的特色。
部落巡禮
今天,接待我們的導覽員是當地的鄒族耆老湯爺爺,幽默、風趣、樂天是原住民的天性,湯爺爺講的故事總是令我們哈哈大笑,他還具有豐富的植物知識,一路上讓我們認識了好多不同的植物,也總是會給我們出乎意料的驚喜,這趟旅程更加歡樂與精彩。
我們跟著湯爺爺,繞著部落慢慢地走,聽湯爺爺講鄒族起源的美麗傳說,也聽他介紹沿途經過的各種植物:楓香樹代表的含意、萬壽菊的獨特香氣、鹽膚木取代了鹽巴、葛藤可以包紮止血、腎蕨的球莖可以止渴…這些都是鄒族人早期的生活方式,讓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奧秘與人類的智慧。
手洗野生愛玉
你知道嗎?愛玉這個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甜品,其實只有台灣才有哦!愛玉子是我們台灣特有種,可謂國寶級植物,全靠比螞蟻還小的「愛玉小蜂」傳播授粉才能繁殖。愛玉小蜂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,更是愛玉子唯一的授粉昆蟲,種種因素下,使得台灣成為全球唯一可以種植愛玉子的產地。
阿里山的野生愛玉子因為膠質多,被視為是品質優良的野生愛玉產地,因此來到阿里山,怎麼可以錯過手洗愛玉的體驗呢?非常幸運,我們這次入住的慕噶納娜民宿就有提供手洗野生愛玉的體驗活動。
當我們抵達民宿的時候,民宿老闆娘已經按人數準備好了曬乾的愛玉果放在桌上,一旁的湯匙則是等會兒要用來刮愛玉子的工具。
愛玉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甜品,但你看過新鮮的愛玉長什麼樣子嗎?這顆外觀、顏色以及大小都和青芒果差不多的果實就是愛玉!沒想到吧?在還沒見過真正的愛玉果實之前,我還真的想像不出來它的樣子!
手作愛玉體驗流程大致為:愛玉介紹→用湯匙刮下愛玉子→洗愛玉子→靜候15分鐘等洗好的愛玉凝固→品嘗。
體驗的過程不算困難,而且非常有趣,不論是小朋友或是老人家都很適合體驗,洗愛玉的過程可以感受到滑順的果膠,在不斷摩擦搓揉的過程中慢慢溶出,而且洗愛玉時必須使用含有礦物質的水,若是使用過濾水或RO逆滲透水是洗不出愛玉的。
老闆娘提供了山泉水讓我們洗愛玉,持續搓揉直到果膠充分溶出,當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漸漸變成美麗的淡黃色,且摸起來非常濃稠時就算完成,接著只要在室溫下靜置約15分鐘,就有晶瑩剔透的愛玉凍可以品嘗囉!
不得不說,阿里山的野生愛玉+山泉水+自己用心手洗出來的愛玉就是不一樣,超.級.好.吃!說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愛玉也不誇張,不會像外面吃的愛玉「凍」感那麼重,而是有淡淡的愛玉清香,口感非常滑順與自然,還可以自己加上糖水與檸檬汁,調配出最理想的酸甜度,太幸福啦~有趣、美味、又很有成就感,是我非常推薦的體驗活動哦!
鄒服體驗
阿里山是鄒族的大本營,既然來到了鄒族部落,就一定要當一回阿里山姑娘囉!湯爺爺帶著鄒族的服飾讓我們輪流換上,女生的服飾包括胸兜、長袖短上衣、兩片式的長裙、護腳布、色彩繽紛的頭飾,我最喜歡他們的頭飾,戴上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,非常漂亮!
男生的服飾則有胸掛袋、火器袋、紅外衣、熊皮帽飾帶、禽尾羽、腰刀,湯爺爺說胸掛袋除了天氣冷的時候可以把手放在裡面之外,還可以裝食物或各種小物品,很實用,而帝稚、藍腹鷳、老鷹三種禽類的尾羽裝飾在皮帽上,展現出以狩獵為生的鄒族男子的勇敢英武。
茶園秘境日出
說到阿里山,一定會想到「日出」,而若是要看阿里山日出,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乘坐小火車前往祝山觀日出,但這次我們跟其他人不一樣,不用辛苦地大半夜起床趕路,而是可以睡飽睡滿,再跟著湯爺爺前往「茶園秘境」看日出。
茶園秘境離我們住的民宿並不遠,車程不需要10分鐘就可抵達,所以我們當天早上約6點出發前往目的地,方便又效率!
要抵達茶園秘境,需要先走過一條小爬坡,兩邊是茂密的竹林,隨著漸亮的天空,慢慢引導我們走向未知的美麗與驚嘆。
穿過竹林小路,眼前豁然開朗,錯落有致的整片茶園映入眼簾,彷彿沒有盡頭般,往下延伸至我們看不見的山谷;遠方是層層疊疊的山巒,墨綠色的山巒後方透著白、黃、橘漸層的光,溫柔的光線從山的背面散發出來,這一幕,甚至比太陽升起前還要更美,是一種朦朧、柔媚、溫和的美。
我們注視著遠方的山巒,所有人蓄勢待發,準備紀錄太陽升起的這一刻。出乎意料之外,日出並不是想像中那樣漸漸升起,反而像是迫不及待要跳躍一般,幾秒鐘的瞬間,它已站立於山稜之上,強烈的光線不由得讓我瞇起了眼,我環顧四周,前一刻墨綠清脆的茶園,彷彿套上了濾鏡,每一葉葉片都反射出金黃光芒,多麼令人驚嘆的瞬間。
隨著漸漸升高的陽光與溫度,大家紛紛脫下了厚重的外套,擁抱剛好的溫暖。
迷糊步道
迷糊步道又稱做米洋溪步道,當地的鄒族人取音「米」「湖」,因此命名為迷糊步道。
在進入迷湖步道前,湯爺爺特地帶了小米酒來祈福,讓旅程的開端充滿美好的意向,而幽默的湯爺爺祈福完還不忘逗樂我們,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探索迷湖步道~
迷糊步道共有兩個出入口,一個位於阿里山公所旁(南側出口),另一個位於阿里山公路台18線66公里處(北側出口),北側出口設有停車場及廁所,因此我們選擇從此處進入。
茂密的竹林讓步道充滿涼蔭,走起來非常舒服,優美的風景完全不遜色於日本的嵐山。還記得多年前去嵐山時,雖然景色令人驚嘆,但充滿了各國觀光客,特別是歐美人士的數量多到讓我懷疑我真的在日本嗎?而現在由於疫情的因素,讓我們有機會走進台灣、認真看台灣,才發覺我們一直以來都忽略了台灣之美。
跟著湯爺爺探索迷湖步道,可以發現到許多從來沒有注意過的植物,若是自己來走,可能咻咻咻一下就走完了,反而錯過許多大自然的驚喜。
我們一路上走走停停,停不是因為累,而是為了聽湯爺爺說故事,聽鳥兒與松鼠的說話聲,聽微風吹過樹林搖曳起的簌簌聲,聽自己走路的腳步聲,聽大自然送我們的美麗樂章。
結語
三天兩夜的行程,我們總共去了許多地方,而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第一天和第三天的行程,我從中挑了幾個印象最深刻、最值得的內容推薦出來,希望可以給準備要去阿里山的朋友做為參考。
第二天的行程我們前往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,詳細的心得以及這次的民宿體驗,之後有時間再寫文章與大家分享囉。
最後,提供我們這次較為詳細的行程規劃給大家,希望你也有個愉快且充滿回憶的旅遊!
三天兩夜行程規劃參考
【Day 1】 台中出發→奮起湖(午餐)→阿里山樂野部落→手洗野生愛玉體驗→部落巡禮→阿里山國民中小學→手作竹杯體驗→晚餐→鄒族服飾體驗
【Day 2】民宿→阿里山森林遊樂區(午餐)→沼平車站→日出茶家(下午茶)→二延平步道看夕陽→晚餐
【Day 3】民宿→茶園秘境日出→民宿(早餐)→迷糊步道→阿將的家→回程